绿原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6H18O9,是金银花、杜仲等植物的主要有效药理成分之一。半水合物为针状结晶(水),110℃变为无水化合物,25℃时水中溶解度为4%,在热水中溶解度更大,且易溶于乙醇及丙酮,极微溶于醋酸乙酯。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生成的缩酚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合成中间体,如木质素、多酚类等物质的合成。绿原酸还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抗菌抗病毒:绿原酸对多种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具有抑制作用,还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抗氧化:绿原酸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组织不受氧化反应伤害,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延缓细胞衰老。
保护心血管:绿原酸能够促进前列腺环素释放,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可预防血栓形成。
抗癌防癌:绿原酸对大肠癌、肝癌和喉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癌症的有效化学防护剂。
调节血糖:绿原酸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关于绿原酸,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提供含量检测,成分检测,提取检测,紫外检测,理化鉴别,活性检测,质量检测,定性检测,液相检测,红外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流动相检测,定量检测,药典检测,薄层扫描检测,质谱检测,抑菌检测,波长检测,提取物检测,吸光度检测,薄层色谱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等检测项目。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对金银花,海藻,菊花,白英,蒲公英,大血藤,桑白皮,杜仲叶,桔梗,山楂,咖啡,千里光,枸杞,黄连,枇杷叶,保健食品,银黄等进行绿原酸的检测。
检测方法
绿原酸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绿原酸测定的常用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将供试品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使用紫外吸收检测器在特定波长下检测绿原酸的吸收值,从而计算出其含量。流动相通常由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组成,检测波长一般在240nm至327nm之间,具体条件可能因实验而异。
2、薄层色谱法
这种方法是另一种绿原酸测定的常用方法。在操作中,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使用特定的展开剂进行展开,在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这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绿原酸的定量分析。
检测标准
绿原酸的检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方法。主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绿原酸的检测。
检测标准物质。包括3-咖啡酰奎尼酸(3-cqa)、4-咖啡酰奎尼酸(4-cqa)、5-咖啡酰奎尼酸(5-cqa)、3,4-二咖啡酰奎尼酸(3,4-dicqa)、3,5-二咖啡酰奎尼酸(3,5-dicqa)、4,5-二咖啡酰奎尼酸(4,5-dicqa)等。
检出限和定量限。当样品称样量为1g,提取液体积为25mL时,检出限为3mg/kg,定量限为10mg/kg。
线性范围。在0.5~5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0.999,线性关系良好。
适用范围。适用于添加了植物提取物的保健食品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包括片剂、硬胶囊、软胶囊、口服液、硬糖等。
流动相和检测波长。流动相通常为乙腈和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327nm。
样品处理。样品研磨后过60目筛,溶于50%甲醇后超声提取,提取液过0.22μm有机滤膜后上机分析。
这些标准提供了绿原酸检测的详细步骤和参数,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