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为本单位以外人员,与实验室接触时间的有限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委员会学术指导作用的发挥。实验室固定人员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不利于实验室的长期规划与发展。
实验室日常管理涉及科研方向、易耗品、实验项目等多个层面,资料信息量大,但各种资料均存储在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上,存储的随意性很大。随着文件存储数量的增加,资料信息量日渐庞大,不规范的存储方式也随之出现。而对于不同的管理人员,文件存储于不同的计算机,导致信息存储的重复性。资料的安全性也得不到必要的保证[5]。实验室的规范管理,需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将会出现新的情况,规章制度会进行相应修订和完善。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中,作为实验室主体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不能及时了解新增及修订的规章制度,导致实验室的管理和秩序会受到相应影响,不利于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各项科研项目的执行。
科技进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实验室的整体运转水平、管理水平、特别是管理手段及工具已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已经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管理高效率、资源配置合理、信息化程度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实验室认证的逐步推广,国内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已逐渐意识到实验室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国外很多国家将现代的管理学、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实验室内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做到实验室信息共享与开放,从而实现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办公的无纸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aboratoryInformation ManagementSystem,LIMS)在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分析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完美结合[6],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