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指标通常是指用来评估物质(如食品、饮用水、餐具等)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参数。
这些指标包括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如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量、大肠菌群、沙门氏菌数量等,有时也包括微生物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例如霉菌毒素、橘霉素(红曲)等。
保持这些微生物指标在安全范围内对于防止食品中毒、水源污染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不同物质和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微生物指标标准。
关于微生物指标,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提供如下检测项目:
微生物指标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菌落总数
指食品检样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值、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后,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上,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2、大肠菌群
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统称为大肠菌群。
3、致病菌
包括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诺如病毒、寄生虫、空肠弯曲菌等。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方法
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液体稀释法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培养基,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质,再将已培养好的微生物接种进去,在规定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其生长情况并与标准曲线对比,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2、固体平板扩散法
将溶化的固体培养基与待测微生物混合做成平板,将不同量的待测物质滴入平板上,或吸入圆形滤纸片后置于平板上,或直接滴样于平板上,经过培养后,在物质扩散所及的范围内出现抑菌圈,测量圈的直径,并与标准曲线对比,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3、培养法
将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从而识别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显色法
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色素来呈现菌落颜色的方法,根据菌落的色泽特征来初步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5、荧光法
利用荧光染色剂来标记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总微生物数量和特定的微生物种类。
6、PCR法
通过扩增微生物的DNA来检测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特定微生物种类和总微生物数量。
7、琼脂平板培养法
分为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法和显色培养基检测法,用于检测特定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8、显微镜镜检法
将待测样品中的微生物富集后,于油镜下直接计数,通常与琼脂平板培养法结合使用。
9、微生物测试片检测技术
通过测试片上的显色物质与待检微生物生长产生的特异性酶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有颜色的菌落,通过对这些菌落进行计数便可实现检测。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需求和环境。
检测标准
1、GB/T 23784-2009 食品微生物指标制定和应用的原则
2、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3、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
4、DB22/T 3078-2019 不同肥力耕地土壤微生物学指标黑土
5、GOST R 51600-2010牛奶和乳制品.测定抗生素指标的微生物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