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算法备案办理全攻略,是本文主要内容。算法备案是指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服务提供者需向国家网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的程序。备案对象包括推荐类、排序类、检索类、调度类等算法,旨在规范算法应用,保障用户权益。企业需通过官方平台提交算法基本信息、应用场景、安全评估报告等材料,经审核通过后获得备案编号,并需在服务中公示。未依法备案可能面临限期整改、罚款等处罚。该备案有助于企业合规运营,提升算法透明度,增强用户信任,适用于电商、社交、内容平台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01、什么是算法备案
算法备案的全称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从本质上来说,“算法” 是指“计算的方法”,呈现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步骤或计算机指令。
而算法备案这一制度,是由网信办主导,联合公安部、工信部、市监总局共同发布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后所确立的具有强制性的备案制度,自2022 年 3 月起开始施行。
为引导算法应用能够朝着公.平公.正、透明可释的方向发展,充分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全方位管理好、使用好以及发展好算法应用,让算法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因不合理应用给用户带来困扰。
02、谁需要算法备案?
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需要进行算法备案的主体主要为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
比如,开办论坛、博客、聊天室、短视频、直播等信息服务或功能的主体,其具备为公众提供舆论表达渠道的作用,属于需要备案的范畴;还有那些能够发动社会公众从事特定活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同样要履行备案手续。
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以及技术支持者也需进行备案。
例如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相关主体,在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制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时,就要按规定办理备案。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同样在备案要求范围内,像一些开发运用 AIGC产品(如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各类生成模式的产品)的企业,也需要完成相应的算法备案工作。
只要是应用内含有向中国境内公众提供算法推荐服务功能的,相关服务提供者都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相关信息,履行备案手续。
03、哪些算法需要备案?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规范的主要“应用算法推荐技术”包括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信息服务
04、算法备案流程
①企业信息整理阶段
企业要着手整理算法相关信息,涵盖算法的设计实现以及使用等多方面情况。具体包括收集算法的名称、所涉及的参数、输入内容和输出结果等详细信息,为后续备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②备案表格填写环节
依据算法备案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备案表格。在填写过程中,需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提交与之相关的各类文件和证明材料,以全面展示算法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大约需要10个工作日)
③网信办审核阶段
提交备案材料后,便进入网信办审核流程。网信办将对企业提供的备案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评估,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算法备案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大约需要30个工作日)
④审核结果及后续处理
若审核材料合格,企业将顺利获得备案号,该备案号是备案信息的独特标识。而如果材料不合格,企业则需重新填写备案表格,提交审核,直至材料符合要求为止。
获得备案号后,企业可开始使用算法,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伦理规范,确保算法应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性,保障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