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许可证的审批部门有哪些不同 申办EDI许可证的材料是什么 办理要求有哪些一文为您解答
EDI 许可证,即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许可证。它是指利用公用网络基础设施将数据、文本、语音和图像等信息,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业务。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商业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标准化、自动化传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纸化贸易”。
举个例子,在国际贸易中,企业之间的采购订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交换,如果是通过符合 EDI 标准的系统进行传输,那么就需要办理EDI 许可证。像一些大型电商平台,商家与平台之间、平台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互,很多时候也涉及 EDI 业务。
EDI许可证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
2、法人及股东身份证
3、股权结构图
4、社保证明
5、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身份证
6、公司域名证书
办理 EDI 许可证的要求
(一)企业主体性质
办理 EDI 许可证,经营者必须为依法设立的公司,且公司性质需为内资公司,即由国内资本控股,无外资成分。这主要是考虑到 EDI许可证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和商业交易数据的处理,对外资企业进行严格限制,以此确保国家信息和经济安全。
(二)人员配备
企业需要配备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并且要提供至少 3 名员工的社保缴费证明。这些专业人员是保障企业 EDI业务能够正常运转的核心力量。比如,需要有技术人员来维护 EDI 系统的稳定运行,有业务人员来处理电子数据交换相关事务等。
(三)信誉记录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不能有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电信业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良好信誉记录的企业,才能在处理大量电子数据交换业务时,严格遵守相关规则,保障交易安全。
(四)网站要求
域名证书:企业必须拥有合法的域名证书,以此证明网站域名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域名就如同企业在互联网上的 “门牌号”,是开展 EDI业务的重要标识。
服务器托管协议:要与托管商签订服务器托管协议。该协议能够确保网站服务器的稳定运行以及数据存储安全,其内容通常涵盖服务器配置、托管服务内容、数据安全责任等条款。
EDI许可证的审批部门有哪些不同
公司办理EDI许可证时如果是内资在省/市通信管理局办理
外资的话在国家工信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