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2000III型号医院单人使用控温毯(也常被称为医用电子物理降温毯或亚低温治疗仪)是一款集亚低温治疗及围手术期复温功能于一体的医疗设备。该设备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低温治疗,适用于心脑血管患者、脑缺血性和外伤性颅高压及高热、昏迷、中毒等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时,需要将医用降温毯取出并展开,按照患者身体大小进行调整。将医用降温毯放置在患者身体部位,通常是胸部、腹部或大腿等较大的部位。接着,将医用降温毯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插座上,并开启制冷系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和治疗需要,可以调整医用降温毯的治疗时间和温度等参数。治疗结束后,需要关闭医用降温毯的制冷系统,并将其清洗和消毒处理,以备下次使用。
参数介绍
系统结构:三路输出,升降温一体机,独立控温。
配置:主机1台,降温毯2条(部分配置为1条降温毯+1条升温毯),降温帽1个,人体探头4个。
水温温控范围:-4℃~40℃任意可调。
毯帽温度设定范围:-2℃~40℃任意可调。
升降温速度:每分钟≥2℃。
体温设定范围:30℃~40℃(不同资料可能略有差异,如31℃~42℃)。
体温传感器检测范围:26℃~43℃。
显示界面:7寸彩色液晶触摸屏,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显示。
系统控制方式:支持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自动控制模式包括毯帽监测模式和人体体温监测模式,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选择。
降温系统:提供五种体温控制档,分别为31±0.5℃(中度低温)、33±0.5℃(颅脑降温)、35±0.5℃(发热降温)、37±0.5℃(防褥疮护理)以及自定义模式(医嘱)。
升温系统:体温设定范围分三档:36±2℃、40±2℃以及自定义模式,满足不同的复温需求。
注意事项介绍
使用前检查:在使用前,应检查降温毯是否破损、损坏或缺少配件,如果有任何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放置位置:将降温毯放在病人身上,确保毯子紧贴皮肤,但不要覆盖过紧,特别是要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暖与降温平衡。
体温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病人体温,确保降温毯紧贴皮肤,以达到佳的降温效果。
避免不适:如果病人出现不适或降温效果不理想,应及时检查降温毯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调整。
穿着与覆盖:在使用降温毯期间,应避免穿着厚衣服或叠加多层衣服,以免影响降温效果。
清洁卫生:在使用降温毯期间,应确保降温毯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卫生。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安全性能:设备具有超温、缺水、安全报警功能,如缺水故障报警、水位超限报警、体温传感器低于下限报警等,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及时响应报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