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冰毯冰帽使用介绍
设备连接:将设备的主机供水口与回水口接上内有循环管路的毯子,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连接好传感器,一端插入主机接口,另一端夹于患者腋窝。
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设备的控制界面上设置合适的温控范围、升降温速度以及工作模式等参数。例如,毯温/帽温设置范围在-2℃至40℃之间任意可调;水温温控范围为-4℃至40℃;体温设定范围在31℃至42℃之间。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温度通常控制在34℃至35℃的范围内;对于头部需要重点降温的患者,维持温度在33℃至34℃之间;若患者发热,则进行物理降温,目标温度为36℃至37℃。降温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降低1℃至1.5℃的范围内。
启动设备:确认设置无误后,启动设备,设备将开始工作,通过循环水与患者发生热量交换,达到控制体温的目的。
监护与调整: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神态等生命体征,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需要,及时调整参数以确保治疗效果。观察患者背部皮肤状况,防止压疮,每1至2小时翻身一次。肛温不能低于32℃。
治疗与复温:亚低温治疗时间通常持续至病人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后维持24小时,整个疗程通常为3至10天。之后采用复温法使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先停用控温仪,再逐步撤除肌松冬眠复合剂和呼吸机,复温过程应控制在10至12小时内完成。
结束步骤:治疗结束后,让管子和毯子连在设备上10分钟,以便水流回设备。移除探测器,断开电源线、管子与设备的连接,移开毯子。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毯子,还需将其连接管子和设备断开。后记录患者病情、治疗开停机时间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二、参数特点
三路输出:两路为降温,一路为升温,升降温为独立控制。其中降温的两路可以分别控制温度,也可以给两个患者使用。
双系统控制:具有自动、手动、自定义三种工作模式,操作灵活方便。
智能温控:采用进口感温管,温度控制可靠灵敏,自动控温、自动计时、降温迅速、降温范围广,随时监测人体体温。
低噪音设计:优质压缩机、低噪音增压水泵及合理的水流设计,使得设备运行噪音更低,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安全可靠:进口快速接头使用操作更方便,整机安全可靠,可长时间不间断使用。
三、注意事项
患者状态监护:亚低温治疗中不宜激烈搬动或翻动患者,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加强呼吸道管理,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设备使用与维护: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保持亚低温治疗仪软水管通畅,避免折叠或弯曲。定期清洁过滤网,保持通风道畅通,每60天清理一次通风道。每周擦拭一次整机外观,每月测试一次整机性能。
冰毯冰帽使用细节: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过缓。毯上不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引起效果降低,但可用单层吸水性强的床单,及时吸除因温差存在产生的水分。冰毯应平铺且不要折叠,以免循环受阻。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降温毯使用过程中应观察探头放置位置,脱落或位置不当要及时纠正。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对冷敏感的病人不宜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立即进行。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降温,特别是白血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