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理外债备案的详细介绍
企业办理外债备案的详细介绍
企业办理外债备案的详细介绍
企业办理外债备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适用范围:
红筹架构企业:境内企业和境内个人控制的境外企业(如 “大红筹公司” 和 “小红筹公司”),在发行 1年期以上外债或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时,需办理外债备案登记。
通过 VIE 控制的企业:境内企业通过可变利益实体(VIE)控制的境外企业,在发行 1年期以上外债或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时,同样要办理外债备案登记。
自贸区相关融资:企业通过自贸区 FTN 账户借用超过 1 年的外债,或者向自贸区内银行支行申请 1年期以上、资金来源为离岸资金(本币、外币均适用)的商业贷款,需办理备案登记。
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债、永续债、资本债、中期票据、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融资租赁等,均需办理外债备案登记。
特殊架构企业:
申请条件:
独立法人资格:企业应为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法人实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信用状况良好:企业应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无重大违约行为和不良信用记录。
具备还款能力:企业应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足够的偿债能力,通常需提供财务报表、偿债计划等相关材料,以证明其能够按时还本付息。
合规性要求:企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外债管理的法规与政策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近三年内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资金用途合规:外债资金用途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威胁、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企业需提交资金用途说明等相关材料,明确资金的具体用途和计划。
办理流程:
资金使用与管理:企业在《审核登记证明》有效期内按照规定完成外债的借用,并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做好资金使用的记录和管理。
信息报送:企业在借用外债后 10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系统向审核登记机关报送借用外债信息,包括资金到位情况、使用情况等。
变更申请:若外债备案登记后发生特定情形且确需调整的,如借用外债币种或债务工具类型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发生重大变化等,企业应当在有关情形发生前向审核登记机关提出变更申请。
审核通过:审核登记机关在受理之日起 3个月内出具《审核登记证明》。企业可凭此证明按规定办理外汇登记、账户开立、资金收付和汇兑、资金使用等相关手续。
审核未通过:企业将收到不予审核登记书面通知,并说明不予审核登记的理由。
形式审查:审核登记机关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检查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明显的错误或遗漏。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审核机关将在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企业需要补正的内容。
实质性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审核机关会对企业的资质、财务状况、外债用途、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深入评估,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外债备案登记的条件。
关于申请办理外债备案登记的请示:说明企业基本情况、外债规模、用途等。
企业借用外债真实性承诺函: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详细的申请报告:内容涵盖企业概况(包括历史沿革、股权结构、经营范围、财务状况等)、借用外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借用外债方案(包括外债币种、规模、利率、期限、债务工具类型、担保或其他增信措施、募集资金用途、资金回流情况及借用外债工作计划)、外债本息偿付计划及风险防范措施等。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企业近三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内外部决议文件:如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等,表明企业决定借用外债的决策过程。
如有担保,提供担保合同或相关文件。
可能需要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协议等,以证明外债资金用途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深入了解政策法规:仔细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企业外债备案登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通知要求,如《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等。
明确外债需求和用途:确定企业的外债规模、币种、期限等要素,并规划好资金的具体用途,确保其符合政策规定和企业发展战略。
前期准备:
确定申请主体:通常由境内控股企业总部(总公司、总行等)作为申请主体。
准备申请材料:
网上申报: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网络系统,如企业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在线填写申请表,准确无误地录入企业信息、外债相关信息等,并按照系统要求上传申请材料,确保文件清晰、完整。
材料审核:
审核结果通知:
后续事项:
注意事项:
合规使用资金:企业在获得备案后,应严格按照备案要求使用外债资金,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的领域,如淘汰类产业、严重污染环境或违反生态保护原则的项目等;不能用于投机性活动,如参与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短期的资本运作等。
禁止转借他人:外债资金一般不得转借他人,除非在申请材料中已明确并获得批准。
定期报告:企业需定期向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报送外债资金使用情况、还款进度等相关信息,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