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 备案对企业的要求
ODI 备案对企业的要求
ODI 备案对企业的要求
境外投资备案 ODI 的监管历史
在过去,我国对外投资监管程序较为严格,以全面监管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从 2014年起,中外投资监管由 “核准为主” 转变为 “备案为主,核准为辅”,大大简化了审核手续,实现了更多权限下放。例如,央行与外汇管理局在2014 年之后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 0.3 上调至0.5,扩大了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了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
在监管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境外投资项目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目前实行核准的管理方式于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涉及敏感国家或涉及敏感行业的敏感类项目,核准机关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他项目均实行备案管理。商务部、发改委及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在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管作用。
2018 年,商务部公布我国全行业整体对外投资数据,全年相关主管部门共备案或核准对外投资企业 8786家,其中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 8739 家,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 47 家。商务部重申“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非理性投资继续得到有效遏制”。
ODI 备案对企业的要求
申请 ODI 备案对企业有一定要求。境内公司好成立满 1年以上,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由于无法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一般很难通过审批部门的核准或备案。近一年独立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净资产回报(收益)率= 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好高于 5%,越高越好;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好低于78%,越低越好。股东背景、资金来源必须真实、合法。境外母公司投资金额应小于境内母公司的资产。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如房地产、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严控)、金融类等,境内主体行业与境外公司行业不能涉及。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企业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稳定性,能够承担境外投资的风险。对财务状况的要求有助于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盈利能力支持境外投资项目,降低投资风险。对股东背景和资金来源的要求则是为了保证投资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防止非法资金外流和不正当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