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境外投资的 ODI备案流程主要涉及三个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地方发改委)、商务部(或地方商务部门)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地方分局3。以下是详细的流程及操作指南:
前期准备:
基础材料:境内投资主体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用于证明企业的合法身份和组织架构。
财务材料:近一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以证明企业具备一定的财务实力和偿债能力。若企业成立不满一年,需对相关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进行说明3。
投资项目材料: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协议或合同草案、境外公司的章程(若为新设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关于境外投资的正式决议文件)等,详细阐述项目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资金来源和预期回报等。
其他材料: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行业资质证明、环保评估报告等。
战略规划:企业需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明确境外投资的方向、目标、规模、投资方式等,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比如,企业若想拓展海外某地区的市场,需确定进入的具体市场领域、目标客户群体、预期市场份额及未来几年的业务拓展步骤等。
可行性研究:对投资目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市场等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例如,了解投资目的地的政策稳定性、税收制度、劳动法规、行业竞争状况以及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判断项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材料收集:
发改委申报:
项目报送:企业根据境外投资的金额、行业和目标国家等因素,判断项目属于核准制还是备案制,并向相应的发改委部门提交申报材料。敏感类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包括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如与我国未建交、发生战争内乱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敏感行业(如武器装备研制、跨境水资源开发、新闻传媒等)的项目;非敏感类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审核与批复:发改委对项目进行审核,主要审查项目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境外投资导向等。审核通过后,发放核准文件(针对核准项目)或备案通知书。
商务部门审批:
外汇管理局备案: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境外投资证书的有效期是两年,如果在两年之内没有相应的项目,该证书将作废,届时若有新的项目,企业需要重新办理ODI 投资备案。整个 ODI备案流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需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并确保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如果对流程不熟悉或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我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