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六届中国(广东)医院建筑与装备展览会
时间:2025年6月6 -8日 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
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
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
深圳市生物与工业洁净行业协会
支持单位: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疗科技创新发展分会
协办单位: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建筑委员会
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委员会 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后勤委员会
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设备委员会 广东省质量监督医疗保健器具检验站
承办单位:广州利兴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展会背景: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发展、新要求,未来医院建设成为关注的重点。现代化医院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AI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量的医疗机构正在进行改扩建、新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也对医院建筑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呈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5”规划纲要》、《广东省委省政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高地规划》等系列文件精神,探索医院改革新思路,构建疫情常态化医院管理、更好地建设智慧型绿色医院,创新发展新路径,为新、改、扩建医院提供设计规划、材料、设备及管理技术的完整解决方案。2025年 6 月 6 日-8日在保利世贸博览中心举办“第六届中国(广东)医院建筑与装备展览会”同期举办“中国(广东)医院建设与管理创新大会”,形成联动效应,资源共享,打造医院建设及设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智慧医院建设:
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智慧病房、医护对讲、数字化手术室、医用机器人、智慧药房、移动及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医联体、医疗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医院自助服务技术及设备、诊疗预约、信息推送、医院智能标识与导航导诊系统;医院精细化管理、医院物资与药房/药剂管理系统、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医院智能能源管控系统、数据中心等领域服务的技术和产品;
★绿色医院建筑与节能改造:
绿色医院建筑整体解决方案、医院墙、顶、地面等绿色建材,医院能耗管理与节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分布式新能源供电系统、空调暖通及弱电系统等;
★医院软装与家具部品:
医院家具、软装部品、医用窗帘隔帘、医用卫浴设施、医院照明系统、装饰陈设与室内绿化等;
★医院配套产品与装备:
医用门窗、医院标识、LED显示系统、医用门、手术室门、医用电梯等;
★医院管理及后勤保障:
安消防一体化系统、楼宇智能控制设备、医院物业管理、医用物流传输系统及装备、医院垃圾分类与处理、停车管理系统设备、应急照明与消防系统、医院安全防护设备、安全监控系统,厨房/洗衣设备、医院后勤水、电、气、冷、暖等设备运维与管理等;
★洁净室、特殊病房工程及配套装备:
净化及配套装备、中心消毒供应室及配套设施、中心供氧与医用气体工程及配套装备、医用水系统及装备、医疗核心工程系统、洁净手术室工程、医学实验室工程、感染控制灭菌消毒工程、中心供应室与ICU病房工程、医用吊塔工程、核医学防护工程等;
★咨询与规划设计:
医院建设的策划与工程咨询、规划与建筑设计、医疗核心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医院景观设计、绿化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与工程等;
党的二报告中提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随着创新范式的演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应当围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满足高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创新体系进行建设,作为医疗卫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中核心的创新主体,“医研产融合”是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本质的路径和特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是推动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完善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举措,临床研究管理体制亟待探索创新,通过推动研究型医院与高校院所、企业等开展联合攻关,把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建立绩效考核和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创新合力、提高创新效能。
一、研究型医院建设存在的机制短板
一是研究型医院定位与功能不明确,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规划亟待加强。目前,政策层面对研究型医院缺乏明确的定义与评价标准,区域层面缺乏临床资源的统筹与协调,对于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缺乏政策引导与长期规划。目前医院、研究机构、产业三方主体在合作中定位模糊,医研产融合通道不畅,导致研究型医院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两张皮”,整体科技创新效率不高。
二是研究型医院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分离现象。生物医药产业难点和堵点集中在医药、医疗器械、基因药物的生产与研发,迫切需要后端产业化牵引出前端基础研究,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仍然缺乏,目前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中的技术开发需求大多数由其他企业解决,研究型医院基础研究成果供给不足,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
三是研究型医院内部创新管理机制亟待完善。据调研,三甲医院大多数没有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流程管理和支撑服务体系,存在医生个体与企业联系,研发过程长和资金成本高,研发效率低等问题,相与之配套的人才考核评价指挥棒也不完善,研究型医院没有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科研人员考核体系,“重学术、轻转化”情况严重。
四是研究型医院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亟待创新。“双”学科建设不断深化,但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统筹规划和实施方案需优化。开放融合的科研体系及创新团队的协同效能尚需激发,尤其是在促进原创性科研、解决临床难题以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包括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力的增强,以及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作用提升。
五是医学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亟待突破。面对大健康和新科技变革对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需不断深化,新医科引领下的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加快探索。人才队伍结构和聚集效应需加强,需解决人物数量不足的问题,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及人才“蓄水池”的作用尚不明显,人才全过程培养体系和人才引育机制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