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企业境外投资资金来源审核通常涉及的流程和相关方面(这里综合了发改、商务、外汇等多部门相关管理要求下的情况):
一、企业内部自审阶段
梳理资金构成
企业明确用于境外投资的资金组成部分,比如是自有资金(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变现资金、未分配利润等)、银行贷款、股东借款、发行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获得资金等。
准备相关证明材料
二、商务部门审核相关(部分境外投资情形下)
提交资料
在进行境外投资备案/核准申请时(如涉及),将证明资金来源的材料随其他申请材料(如境外投资备案表、境外投资企业章程、董事会决议、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等)一并提交。
审核要点
三、发展改革部门审核相关(部分境外投资情形下)
提交资料
当企业进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时(敏感类项目核准、非敏感类特定规模项目备案等),在项目申请报告等资料中体现资金来源等相关内容,并附上证明材料。
审核要点
四、外汇管理部门/银行审核(资金出境阶段)
企业申请
企业在外汇管理局相关系统进行外汇登记申请(如需)等,或向银行提交境外投资资金汇出等业务申请,提交企业境外投资的相关审批备案文件、资金来源证明材料等。
审核要点
五、后续审计和监督阶段
如果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被纳入相关审计和监督检查范围:
审计机构等
监管部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投资目的地和投资性质的境外投资项目在资金来源审核的严格程度、流程细节、侧重点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且随着宏观政策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审核流程和要求也可能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