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企业境外投资备案正经历一系列变化和调整,以适应全球化发展和监管需求的新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监管制度
全面实施备案管理:自2023年3月31日起,《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其配套规则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的监管框架迎来重大变革。
补齐监管空白和短板:新规对境内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发行上市活动统一实施监管,建立了境内监管协调机制,完善了跨境证券监管合作安排。
科学划定监管范围:新规明确了境外上市的认定标准,合理界定了监管范围,减少了监管盲区避免监管泛化。
备案程序
细化备案要求:新规充分考虑境外融资实践,区分不同类型,差异化设置备案要求,减轻企业备案负担。
加强备案流程与境外实践的衔接:完善境外分次发行等境外常见融资行为的备案程序,避免影响企业融资效率。
优化备案材料:备案材料更加聚焦合规性,也更为精简,便于企业在完成发行后进行再融资备案。
市场开放
提高市场透明度:新规为境外上市提供了更透明、高效、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增强了制度的确定性,强化市场主体的合规意识。
明确市场预期:通过规范和透明的制度设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减少限制条件:备案管理对不符合实际和市场需要的限制能放开的坚决放开,能取消的一概取消,简化了企业的备案流程。
VIE架构
VIE架构发行人备案情况:截至2024年3月31日,采用VIE结构提交境外上市备案申请的企业共47家,其中仅采用VIE架构的企业共21家,存在直接持股红筹架构和VIE架构的企业共26家。
监管态度放宽:在过去半年中,带有VIE架构的发行人取得备案通知的数量明显增加,显示出证监会对VIE架构发行人备案有明显放宽的态势。
VIE架构备案周期:带有VIE架构的发行人备案所需时间较长(平均时长为285天),但新规实施后,这一时间有所缩短。
境外上市
上市方式选择:在已通过备案的企业中,直接境外上市的企业和间接境外上市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4家和71家。
上市地点分布:香港联交所和美国资本市场是主要上市地点,其中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企业有69家,美国上市的企业有36家。
备案周期统计:绝大多数企业的备案周期在60天到180天之间,短用时39天,长用时312天,平均时间为125天左右。
行业多样性
行业分布广泛:备案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新经济领域,以及工业制造、新消费等行业。
新经济领域突出:在赴美上市的企业中,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占比高,主要以人工智能、激光雷达等新型科技产业为主。
传统与新式行业并存:除了新式科技产业外,传统制造业、食品消费领域企业在境外上市中也有上升趋势。
法律国际
法治化国际化环境:新规的实施夯实了境外上市监管的制度基础,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增强发展信心:通过提升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推动形成良好市场生态,优化监管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持续稳步推进开放:证监会表示将加强调研分析和跟踪评估,不断完善制度安排,构建系统完备的境外上市监管法规制度体系。
新形势下企业境外投资备案的变化体现了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市场开放的深化。这些变化不仅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了更加透明、高效和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也促进了市场透明度的提升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