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是指煤炭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适用性,涵盖了煤炭的各种质量指标,如灰分、水分、硫分、发热量、挥发分、块煤限率、含矸率以及结焦性、粘结性等。这些指标共同决定了煤炭的质量,进而影响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适用性和经济价值。煤炭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的重要方面。煤质特征还包括煤的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煤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取决于煤的前身——泥炭沼泽形成时的构造和沉积环境背景、植物群落以及后期的煤化作用、热液和岩浆活动。关于煤质,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提供如下检测项目:
煤质检测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成分、热值、灰熔融特性、焦油产率、高温粘温特性、焦渣特性、结渣性、重金属、煤岩组成分析、煤岩鉴定、吸碘值、亚甲蓝吸附、强度、粒度、四氯化碳吸附、苯吸附容量、丁烷工作容量、丁烷活性、吸油值、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定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着色强度、灰分、结焦性、粘结性、塑性、膨胀性、苯萃取物物质基、褐煤蜡等。这些检测项目旨在全面评估煤炭的质量和适用性,确保煤炭在工业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重点检测项目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成分、热值等,这些是评价煤炭质量的基础指标。
非常规检测项目如胶质层厚度、低温干馏、结渣性、热稳定性等,提供了煤炭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评估。
煤炭元素分析涵盖了煤炭水分分析、灰分分析、挥发分分析等,这些分析有助于了解煤炭的化学组成和燃烧特性。
木炭检测项目则关注水分、灰分、热值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估木炭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全面的检测项目,可以确保煤炭或木炭在工业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检测方法
1、灰分检测方法
灰分是指煤中不燃的固体物质的总量,是煤的一个重要指标。灰分检测的方法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其中,化学分析法通常采用滴定法、量热法、化学计量法等方法进行测定,物理分析法通常采用筛分法、显微镜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2、挥发分检测方法
挥发分是指煤炭在特定条件下挥发出的物质的总量,是煤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挥发分检测的方法包括加热法、炮制法、抽真空法等。
3、全硫检测方法
煤中的硫分是煤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对煤的使用和环境影响都有很大的影响。全硫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重量法、灼烧加泼水法、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检测标准
煤质检测标准是煤炭行业中的重要基础,它为煤炭的开采、加工、利用等环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通过煤质检测,可以了解煤炭的质量、性能和组成,从而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煤质检测的常见质量指标包括:
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内在水分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外在水分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灰分。是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固体残渣。
挥发分。是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固定碳。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大部分硫在燃烧时被氧化成二氧化硫,随烟气排放会污染环境,还会腐蚀锅炉系统的炉壁和管道。
煤质检测还包括物理性质检测(如颗粒度、硬度、密度、挥发分等)、化学性质检测(如燃烧温度、灰分、水分、挥发分等)、机械性能检测(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以及其他检测方法(如微量元素分析、热值测定等)。
国际上,ISO、ASTM等组织制定了大量的煤质检测标准与规范;在国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颁布了一系列煤质检测标准和规范,为煤质检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