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密度指的是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一般常在1.4-1.7g/cm³。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比,可以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还有Zui大干密度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夯击能量下,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含水率达到某一值时,干密度达到Zui大值,此时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导致干密度的减小,这一Zui大值就称为土的Zui大干密度。Zui大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g/cm³,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于干密度,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提供干密度测定等检测项目。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对土壤、坝体、加气砖、泡沫混凝土、碎石、土方、混凝土、黄砂、挤塑板、油漆等进行干密度的检测。
检测方法
干密度的测定方法常用的有瓶法、水排法和砂浆棒法。其中,瓶法是基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关系进行测定的,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易行的特点,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水排法则是基于物质在水中所占据体积的测定,需先测定物质体积,再根据其比重计算其质量。
1、瓶法
a.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选用密度瓶为试验容器,清洗干燥,将称好的样品装入,使密度瓶内满,放入流动水浴中,达到20~30℃,放至密度瓶内未见气泡,小心将瓶壳底部、上部擦干,立即反转瓶,放在标准的密度试验器上进行测量。
b.常规操作流程:将待测物质称入密度瓶,根据基质的特性,在室温下20℃±2℃.或20℃以下,旋紧瓶塞,将密度瓶外壳上的液滴擦干,反转密度瓶插入到密度测试设备中,读取干密度数据。
2、水排法
a.别称出物料干重m1和物料并入浸水缸中后的重量m2,记录测量的水深h,水深变化量Δh,算出物料的体积;
b.物料的同一侧直接移除全浴缸,放置好液体容器,使溢出的材料落入容器中,称出材料加水的总重m3,记录液体表面高度h1;
c.根据数据计算干密度。
检测标准
1、GOST R 58026-2017 圬工单位. 测试方法.砌体单位净干密度和毛干密度的测定(天然石材除外)
2、DANSK DS/EN 772-13:2002 砌体试验方法第13部分:砌体净干密度和毛干密度的测定(天然石材除外)
3、NF EN ISO 16890-3:2017土壤质量表观干密度的测定
4、DS/EN 772-13:2002 砌体单元的测试方法第13部分:砌体单元净干密度和总干密度的测定(天然石材除外)
5、DS/EN 992:2004 开放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干密度的测定
6、ASTM D4531-23泥炭和泥炭产品的体积密度和干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7、DANSK DS/EN 992:2004开放式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干密度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