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DI政策沿革与主要法规
2016年是境外投资 ODI 的主要时间点:在2016年之前 ODI备案流程相对简单,审核时间迅速,但由于企业利用人民币进行外汇备案等操作使人民币大量外流造成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部分企业利用ODI非法将资金转移境外等一系列压力,央行在2016年末进行了一次会议提出五限制、六不准。目前,五限制依然执行,六不准中的母小子大和快设快出现在仍是监管对象,要审核投资项目匹配度、是否空壳公司、资金用途合规性等。
其他相关法规:
ODI的监管体系涉及到不同的监管部门,不同的监管部门从不同角度对境外投资的活动设定相对应的监管要求,这些共同构建了ODI的法律框架体系。
二、境外投资项目进行ODI的条件
境外投资项目分成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
三、ODI定义的界定
商务部与发改委对境外投资的概念有所不同:
相同之处:
1.投资主体均为境内企业;对境内个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放开限制(个人的间接境外投资按发改委11号令备案核准)
2.都强调终的业务实体的披露。
不同之处:
1.发改委没有将对境外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排除在外。
2.商务部规定的被投主体,必须是境外“企业”(无论是新设还是并购),发改委没有强调境外被投的必须是“企业”。
谨记:商务部对境外投资的项目比较明确,但发改委的范围相对更宽泛,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项目时,一定要区分自己所做项目是否涵盖在发改委11号令里所规定的境外投资内,并及时与发改委沟通,了解备案相关手续。
四、ODI申报流程
步,把资料提交商务部和发改委进行核准或备案
第二步,拿着证书到银行做外汇登记
第三步,进行资金合规出境
在目前的境外投资实践中,商务主管部门与发改委的境外投资审查原则上相互独立,不存在互为前提的情况,可以分别报送。ODI办理时间为2-3个月,在获得商务部《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和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后,境内企业方可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登记(银行端)。在整个境外投资的过程中核准与备案的通过至关重要。
1.发改委所需要的材料
投资主体的资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公司新年度的企业资产、经营情况(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等);
3.内地公司简介(主营业务、近三年运营情况、产品优势、股权结构);
4.公司现有银行资金证明(大于投资额);
5.股权架构图(复杂架构需标明实际控制人);
6.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包括尽职调查、可研报告、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投资环境分析评价等);
7.投资资金来源情况说明及用途(资金的详细测算和明细,以及相应的租金合同、订单合同等支持文件);
目标公司的资料:
1.目标公司注册证明、章程(外文的需提供翻译件);
2.目标公司简介(主营业务、股权结构、近三年运营情况、产品在投资地优势、选择投资地的原因、开展境外投资的必要性和盈利点);
3.目标公司主营业务情况:介绍、优势、特点、核心竞争力及公司业绩目标、赢利点;
4.目标公司核心产品/技术介绍;
5.目标公司运营计划(拟定租用办公地址大小、租金,当地聘用人员、及外派人员数量,业务开展计划);
6.投资环境分析评价(投资所在地政治、经济等方面风险分析)。
2.股权架构图需追溯至终实际控制人
投资主体参照下图,结合实际情况,提供追溯至终实际控制人的投资主体股权架构图,披露终实际控制人的基本信息。如果股权架构图难以追溯至终实际控制人的,投资主体应作出合理、充分的说明,并补充提供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