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在心理沙盘中的象征意义
观音菩萨的形象在中国深入人心,受到广泛的崇拜。
“观音”是梵文的音译,东晋时期的外国高僧鸠摩罗什翻译为“观世音”,而唐代高僧玄奘则翻译为“观自在”,民间简称为“观音”。在大乘佛教中,“菩萨”是指已修佛开悟,但出于悲悯之心为拯救人类而不愿意涅槃成佛的人。
观音菩萨已经超越凡人的性别局限,即“非男非女”的状态,民间一般会将其塑造为女性形象。
观音菩萨还被描述为三十三种形象,比如一手托净瓶、一手持杨柳树枝的杨枝观音,足踏神龙的龙头观音,手提鱼篮的鱼篮观音,手持莲花的持莲观音,抱着孩子的送子观音,等等。
观音菩萨三十三种形象既是人所处的三十三种状态的表现,也是人们对神的三十三种理解,在心理沙盘中也体现了人们的多种心理需要。(选自魏广东老师的沙盘游戏疗法-象征手册)
在心理沙盘中,观音菩萨往往是女性神祗的代表,既是母亲的象征,也是女性的象征。
使用这个心理沙盘沙具,可能代表着求助者心理处于关键时期,需要获得精神的支持;在心理沙盘中也可能代表求助者对母亲的需要,即对于获得母亲般保护的需要;还有可能是求助者女性心理水平的表现。
按照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观点,男性阿尼玛(即女性心理)课分为四个层次:性欲、浪漫、慈爱和智慧。在心理沙盘中观音菩萨通常被认为是超越性别的智慧象征。
#心理沙盘##心理沙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