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宝蓄电池NP7-12 NP系列规格参数说明
力宝蓄电池NP7-12 NP系列规格参数说明
力宝蓄电池产品***:
•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耐震动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频率震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耐冲击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电阻只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量在75%以上.
•耐充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0.1CA充电48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上95%以.
力宝蓄电池性能参数
维护简单充电时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基本被吸收还原成电解液、基本没有电解液减少
2、持液性高电解液吸收地特殊的隔板中,保持不流动状态,倒下也可使用。(倒下超过90度以上不能使用)
3、安全性能优越由于极端过充电操作失误引起过多的气体时可以放出,防止电池的破裂。
4、自放电极小用特殊铅钙合金生产栅,把自放电控制在*小。
5、寿命长、经济性好电池的板栅采用耐腐蚀好的特种铅钙合金,采用特殊隔板能保住电解液,再用强力压紧正板活性物质,防止脱落,是一种寿命长、经济的电池。
6、内阻小由于内阻小,大电流放电特性好。
7、深放电后有优的恢复能力万一出现长期放电,只要充分充电,基本不出现容量降低,很快可以恢复。
二.优越性
1、维护简单充电时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基本被吸收还原成电解液、基本没有电解液减少
2、持液性高电解液吸收地特殊的隔板中,保持不流动状态,倒下也可使用。(倒下超过90度以上不能使用)
3、安全性能优越由于极端过充电操作失误引起过多的气体时可以放出,防止电池的破裂。
4、自放电极小用特殊铅钙合金生产栅,把自放电控制在*小。
5、寿命长、经济性好
电池的板栅采用耐腐蚀好的特种铅钙合金,采用特殊隔板能保住电解液,再用强力压紧正板活性物质,防止脱落,是一种寿命长、经济的电池。
1、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2、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3、耐震动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频率震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4、耐冲击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 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5、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 (电阻只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量在75%以上.
6、耐充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0.1CA充电48小时,无漏 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上95%以.
7、耐大电流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放电5秒钟。无导电部分熔断,无外观变形
1.化学电源原理及构造
电池定义:电池是具备存储和转换能量功能的装置,借助于某些变化(化学或物理变化)将某种能量(化学能或光能等)直接转换为电能。
注: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化学电源,是本报告重点讨论的范围
电池分类:一般可以根据能量转化方式、电解液种类、工作性质和贮存方式、正负极材料等对电池进行分类。按照电池的工作性质和贮存方式,可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一种可充电燃料电池)、贮备电池等。其中二次电池概念应用较多,指可充放电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电池,如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等。
电池结构: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由正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外壳。
(1)电极:分为正(Cathode)极和负(Anode)极,由活性物质、导电骨架和添加剂等组成。其中,活性物质参与电极反应,决定电池基本特性。对于电极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高比容量、不易与电解液反应、材料便于获得和制造。注:比容量指电池容量(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可放出的电量)与电池重量或体积的比。
(2)电解质(Electrolyte):正负极间用于传递电荷的载体,有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类型,无论何种电解质,都要求具有高电导率、成分稳定、使用方便。
(3)隔膜(Separator):位于正负极之间,用于传递电荷及防止正负极活性物质直接接触(将导致短路)的薄膜。隔膜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及抗弯曲能力,对电解质离子运动的阻力越小越好,且自身具备化学稳定性。
(4)外壳:即电池的容器,具有高机械强度、耐高低温环境、能经受电解质腐蚀等特点。
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LiCoO2正极和石墨负极)
来源:J.B. Goodenough,K.-S.Park,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135(2013)1167-1176.
工作原理:电池本身是一个电化学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有电荷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是在同一位置发生,而对于电池来说,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存在一定空间距离,这两个反应也被称为电池的半反应。对于处于放电过程中的电池,阳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并根据下面的的半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和离子,而在电池正极得到电子和离子。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2.电池诞生与演进
电池诞生的驱动本源: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对能量的需求,电能作为转化各类能量的中间载体被推广普及,使用电池存储和利用电能成为必然。
电能主要由一次能源驱动电磁感应发电机组产生(除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池技术和燃料电池发外),使用时再通过各类电器设备转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加以利用。电能作为转化各类能量的中间载体,随着人类活动对能量的需求提升而被推广普及。
电能主要有三大类存储模式,除化学能存储(电池)外还包括力宝蓄电池NP7-12NP系列规格参数说明电磁能存储、机械能存储。电池因高效,便携、低成本等特点,应用*广泛。
电池演进过程:整体演进过程遵循认识电→利用电→伴随便携、重复使用的需求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