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评软件出具的结果报告是否准确需要依赖这六个条件
按照昨天博文日记《 使用心理测评软件时“如实作答”了,结果就一定真实准确吗》提供的思路,继续思考影响心理测评软件结果报告准确性的问题,除了昨天提出的三个,应该还有三个,共计六个。现对此做说明。
1、个人信息真实;2、指派量表适合受测者情况;3、如实作答;4、前置引导恰当;5、量表常模是否可靠;6、结果报告谁来解读。
其中1、2、3在上一篇已做相关说明:
个人信息不准确,结果报告没法将个人情况与常模数据做对比,结果报告不可能有效。
需要检测抑郁症状的人,指派的量表不是抑郁症相关的量表,而是儿童多动症筛查的,当然也没有意义。
不如实反映自己的问题情况,对于机器语言设计的心理测评软件来说,当然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是有经验的老医生,做初步诊断时,病人答非所问,不如实回答,也不容易做出有效诊断。
下面是4、5、6情况说明:
一、“前置引导”在此跟在其他心理咨询技术所用的意思类似,是对来访者做解释,让其配合即将进行的措施或步骤。在心理测评软件选用某个测验中,就是为如实作答、认真作答做准备,其中包括所用量表情况的介绍,作答过程中注意事项,做完之后再做什么等说明。对于全威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有时候甚至不用话语,仅仅开单子用类似于“命令”的措辞,即可完成前置引导,会让来访者完全配合。这是个功力与资历的结合。
二、“量表常模”的采用是比较重要的,但未必是新的常模就一定可靠,对于某些特定量表来说,甚至都没有常模。不同的医生/咨询师也未必看重整体常模,很多情况下,他们选用某个量表可能只看一到两个数据。对做心理测评软件的厂家来说,尽可能采用经典、约定习惯下所用的量表常模,这一定是没有错误的。具体到使用者手上,如果可以自行修改心理量表就很有吸引力,特别是有临床经验的老师来说更是如此。
三、结果报告的解读,也是心理测评的一部分。在咨询治疗中的心理测评,都要为咨询治疗服务,结果报告的解读也要服从这个目的。有全威的医生,自然比资历不深的人对报告做解释,更有治愈的能力。整个使用心理测评软件做测评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类型测验。有时候真实的结果报告可能对来访者带来伤害,这就要求医生或咨询师对此作出拿捏,是否直接将结果展示给来访者?还是做恰当修改后再展示给他,甚至直接不用展示?这些都是行业伦理道德的问题。心理测评软件厂家应该将结果修改与展示控制部分做好。
针对上述问题,曾做过《心理测评软件的结果报告准确与否受哪些因素影响?》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85922361997059211视频,当时是从四个方面做分析,其中结果报告的解读也是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