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在大陆译为电子数据交换,有时也译为无纸贸易。香港直译为电子资料联通。国际化组织将EDI定义为一种电子传输方法,用这种方法,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中的报文数据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进而将这些结构化的报文数据经由网络,从计算机传输到计算机。
除了硬译的这个定义之外,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一下EDI的含义。从译名上可以看出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例如,不少文献将它译为无纸贸易,在贸易领域中来说,这一名称很形象地说明了它的状况及效果。从基本意义来说,电子数据交换的意思并不限于贸易活动,例如医院中的信息交流,现在也已采用EDI的思想与方法,并已在国外一些地方实际使用。严格地讲,无纸贸易是EDI在贸易领域中的实际应用,EDI的概念应当更广泛一些。当然,在现实的应用中,贸易领域的应用是发展快,应用多的方面,目前在这一方面的成果,标准,软件也是多的。有的同志正确地指出:EDI的实质在于“数据不落地”,用技术语言来说,那就是信息存储及传递的介质从纸张转为电磁设备。这样所谓EDI就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1、需要进行信息交换的某一应用领域,即EDI的环境。例如: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医院工作,图书馆工作,项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些信息需要传递,有哪些地点质检进行传递。
2、信息交换的流程及规则,即EDI的过程。它反映了实际领域中的业务过程,以及与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贸易过程中,从询价,报价开始,直到付款,交货。中间涉及供应者,购买者,银行,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多种企业(或称角色),先后几十种信息交换业务需要执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流程体现为一系列规则与标准。
3、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件设备,通信设备以及软件,即EDI的技术实现。从目前来看,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已经比较普遍,EDI的应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的开发。例如,通信线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种方式解决,从简单的电话线到租用卫星专线。需要的是软件的开发。针对某一领域的应用,遵从某一特定的标准,就要有一套专门的软件。解决这一领域的问题是技术方面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