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FL7000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
对于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载体,黄健等提出了基于两亲分子改性剂的表面包埋改性方法,包括“一步法”和“两步法”两种改性工艺。在“一步法”包埋改性工艺中(CN200610161542.2;CN200610161541.8),聚烯烃的表面改性在溶有两亲分子改性剂的溶胀剂中一次完成;在“两步法”包埋改性工艺中(CN200910032055.X),聚烯烃载体先置入溶胀剂中进行表面溶胀,置入溶有两亲分子改性剂的水溶液中进行表面包埋改性。与“一步法”相比,“两步法”包埋改性工艺可实现两亲性分子在溶胀表面的定向插入包埋,其疏水端倾向于植入溶胀表面,其亲水端则暴露在改性表面外侧,表面改性效果更好。
表面包埋改性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表面包埋改性方法以低分子量的两亲分子为改性剂,在长期浸水环境下,改性表面植入的两亲性分子有被水浸出的倾向,引起改性表面极性、亲水性能的衰减。黄健等在其“一步法”包埋改性工艺的基础上(CN200610161541.8),采用疏水端含双键的两亲分子为改性剂,并对改性表面辅以紫外辐照,可改善包埋改性表面性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于半结晶性的聚乙烯、聚丙烯载体,溶胀剂的溶剂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其表面的无定形区。在十氢萘、二甲苯等良溶剂的溶剂化作用下,聚乙烯、聚丙烯表面溶胀时其无定形分子链亦有溶解、流失的倾向,造成表面溶胀度低、溶胀层厚度减小,不利于两亲性分子的表面植入,影响表面改性效果。